程纪念律师
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
13101202311576402
18055196136
上海市徐汇区虹桥路一号港汇恒隆广场一座36层
要法官和检察官都是圣人?
作者:程纪念
转行律师以来,办案中遇到的一些检察官和法官确实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,不管写文章还是发视频,对他们的批评比较多。但,都是有事实依据的,我批评起来,心安理得。
可是,今天写了一篇文章《一份让人动容的判决书:危险驾驶无罪判决》之后,发现不少对法官检察官的批评毫无道理。不吐不快。
这几天在律师圈疯传的一份顺德的危险驾驶无罪判决书,在青海“垂帘听审”和冯波二审宣判,以及芜湖谢留清案宣判前羁押一审被判无罪人员等,让一系列让人闹心的事情出现时,读到这份判决,多少有点安慰,也确实看到有职业操守、有良知的法官仍然存在,这,是法治的希望,就是司法之光。
我看到很多自媒体在转发这份判决,也看到不少留言,有人说好,但是,也有很多不同的声音,而且这声音来自各行各业。
我认认真真地研读,写了一篇《一份让人动容的判决书:危险驾驶无罪判决》的文章。也遭到各种质疑,认为完全没必要歌颂,说这个无罪判决是对其他类案做有罪判决都不公,背后有没有交易,大家都心知肚明,这个背后有案外因素等等。
看的脊背发麻。
难道说,类案全部做有罪判决,才是公平?才是人们要的正义?
这份判决不正是重刑主义盛行的当下最需要的?不正是司法实务在尝试,在努力,在改善?想要一步到位?想要所有案件都绝对公平?可能吗?现实吗?
如果一份如此高水平的、充分展现了业务能力和司法情怀的判决,首先迎来的不是赞赏,而是猜疑和质问,甚至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,就认定有案外因素干扰等等,让那些认真干事的法官和检察官怎么看?
他们在为个案的公正冲锋陷阵,我们却在背后挖人家墙角,甚至倒打一耙,合适吗?
我们一方面要他们去担当,去勇敢,为了公众利益,去做更多公平正义的判决,去对抗考核和个人利益;另一方面,当这样的判决出现的时候,我们却又各种质疑,猜测,甚至毫无根据的猜忌。
我们要求人家做英雄,却对真正的英雄又毫不犹豫地诋毁。是真的想要英雄?
试问,有几个人敢做这样的英雄?有几个人经得起这样的猜忌和诋毁?有几个英雄能在这样的土壤里活下来?诋毁他们的这些人,敢吗?做的到吗?
突然想起来一句话,大意是说,美国人敢于说不,敢于坚持原则,去跟公权力对抗,因为他知道只要他这么做了,背后一定有千千万万会站出来支持他。但是,中国人不敢对抗,为什么?因为一旦他这么做了,前面是强大公权力的高压,背后是万万千千人的诋毁,人们会釜底抽薪,直接把矛头指向他。
我们说,成熟的人都懂换位思考,如果我们想让法官更好地办案,更好地为百姓服务,就应该懂他们的难处,理解他们的不易,然后尽可能地为他们排忧解难。
大家知道,法官虽然也是俗人,但似乎命中注定不能像普通人一样,干了好事就到处宣扬,因为如果宣传的不好,很容易就被反噬。
就像这个无罪判决法官,下那么大决心,花那么大功夫,做出了一份这么好的判决。四年后,被律师挖出来,在律师圈广为流传,这大概是他想不到的。
这波自发的宣传是他期待的?对他有什么好处?我看都未必。
自媒体的自发自为行为,本身就有很强的偶然性。他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会在今天被挖掘出来,还把律师们感动的稀里哗啦,更想不到会被认为是一份伟大的判决。至于好处,大概是压力更大,那些流言蜚语,那些猜忌质疑,大概会给他带来更多压力,影响他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
我们应该问的是,自己能不能写出一份这样的代理词、辩护词、审查报告、判决书?而不是他凭什么能这么写,为什么要这么写?为了什么目的?得到什么好处?
还有人说,他这么干,还不是追名逐利?!
追名逐利又怎么了?有错吗?社会就是需要这样的判决,需要这样的法官,就应该在精神和物质上给与肯定和奖励。形成正向激励之后,还愁法官不敢担当,不敢实事求是、公平公正判案吗?
我们总在要求别人,总希望他们是英雄,却还必须是圣人。这本身就是自相矛盾。这个世界根本就没有完美的圣人。我们自己都做不到,凭什么这么要求别人?
心理学认为,你想要别人怎么对你,你就要怎么对待别人。
为什么法官和检察官不按照我们期待的方式对待我们?批评他们的同时,我们是不是也要反思一下自己?我们有给他们敢于公平公正办理案件的土壤吗?
我们想要敢于担当的法官检察官,可是,我们给真正担当的他们以理解、支持和感谢了吗?
每个人都多点自省,都多点换位思考,这个世界一定会好很多很多。